|
小儿静脉点滴选择血管的技巧2017-09-22 10:12作者:邹素萍浏览数:578次
脉点滴是儿科每天的必修课,在口服药无法达到临床效果的情况下,那么静脉点滴是儿科必要的治疗手段。如何做到减少患儿痛苦及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,血管选择在临床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。 一、头皮静脉穿刺时,首先要鉴别动、静脉。动脉触之有搏动感、较粗,外观呈紫红色,较充盈,管壁较厚,不易被压瘪,易滑动,穿刺后回血快,血色鲜红,液体注入时周围组织呈树枝状立即变白,甚至出现局部搏动;而静脉触之无搏动,啼哭时充盈明显,外观呈浅蓝色,管壁较薄,易被压瘪,较易固定,不易滑动,液体滴入顺畅。 二、促进静脉显露技巧。头皮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充盈好,弹性较好,不易滑动且较粗直的静脉,对于皮肤黝黑,长期静脉输液显露不清的静脉,可采用拇指推压的方法。穿刺者以左手拇指、食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,右手拇指置于静脉走行方向自左向右横向推压该处皮肤(推压时稍用力),反复数次,直至局部出现一段长约37.5px的充盈血管时迅速穿刺。 三、肥胖儿童常常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,因此,选择血管时应沿着发际耐心寻找,仔细辨别毛细静脉的走行,必要时可用75%乙醇棉签反复擦拭数次头皮静脉部位皮肤,刺激血管充盈扩张。 四、脱水的小儿。按解剖位置用手指触摸静脉,绷紧头皮,局部皮肤上出现一条浅形的凹沟即血管,该部位血管进针感觉好,回血率高,易于穿刺成功。 五、头皮静脉选择技巧。护士在穿刺前必须保持冷静、沉着,要熟悉病儿的病情及头皮静脉的解剖位置。小儿常选用的头皮静脉有额正中静脉、额静脉、颞浅静脉、耳后静脉、枕后静脉及其属支等。其中颞浅静脉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,其外耳门前方,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,颞浅静脉细长浅直,不滑动,暴露明显,是头皮静脉输液的最佳部位。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,较易固定,且较粗直,显露清楚,也是穿刺时优先选择的血管。
|